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(NASA)今天证实,“旅行者1号”太空探测器已经进入到恒星际空间。1977年9月5日“旅行者1号”发射,在经历漫长的36年 7天之后,它飞行了116亿英里,相当于186.68亿公里,进入到恒星际空间(interstellar space),逃离了太阳系。
过去一年,围绕“旅行者1号”的具体位置天文界争论不休,它到底是离开了太阳系,还是抵达太阳系边缘?科学家没有定论。
“旅行者1号”采用的是70年代的技术,它在太空飞行了116亿英里,发射于1977年,而它抵达的地方是人类探测器从未到过的,在太空中,它的时速达3.7万英里。36年前,当时的空间几何还处在纸张、黑板等工具之上,出错的机率很高。
最新数据显示,“旅行者1号”已经在电离气体中飞行约一年,电离气体存在于星体之间。目前,旅行者1号处在过渡区域,也就是刚刚脱离”太阳泡沫”(solar bubble)区,太阳能泡沫区仍然会受到太阳的明显影响。
加州理工学院“旅行者1号”项目科学家爱德华·斯通(Edward Stone)表示:“现在我们有了新的关键的数据,相信人类朝恒星际空间迈出历史性一步。旅行者团队需要时间来分析这些观察,进一步理解它。人们一直在问我:‘已经到恒星际空间了吗?’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说:‘是的’。”
2004年时,“旅行者1号”侦深到恒星际空间太阳风层的压力增加,太阳风就是太阳的带电粒子泡沫,它会影响其它星球。于是,科技家开始寻找证据,查看探测器是否已经到了恒星际空间,分析数据、理解数据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。
“旅行者1号”没有电离气体传感器,科学家只好用其它办法来确定电离气体环境,进而确定探测器的位置。2012年3月,日冕物质抛射给科学家提供了数据。13个月后,太阳的意外礼物送达“旅行者1号”所在位置,也就是2013年4月,环绕探测器的电离气体像小提琴弦一样振动。4月9日,旅行者1号的仪器探测到了振动。科学家利用振动得知电离气体的密度。科学家发现,探测器周围的电离气体密度比太阳风层外层电离气体密度高40多倍。这么高的密度意味着探测器到了恒星际空间。
古内特(Don Gurnett)说:“从数据中看到振动时,我们兴奋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,它告诉我们探测器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区域,完全不同于太阳泡沫。显然我们已经穿越太阳风层顶,太阳风层顶就是太阳电离气体和恒星际等离气体之间的区域。”
(该图标出了旅行者1号和2号的位置,它们处在太阳风层顶的边缘,太阳风层顶是太阳风制造的泡沫。)
爱德华·斯通(Edward Stone)称:“这是人类探索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,这点毫无疑问。它的成就如同人类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、第一次登上月球一样。”
莱斯大学(美国一所大学)太空研究机构主管大卫-亚历山大( David Alexander)说:“旅行者达到的科学成就将改变我们对宇宙的了解,我们只对太阳系略有了解,我们从未到过那里。”